浙大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 “第五届特殊人群话语研究求索论坛暨第三届老年语言学讲习班”
为促进特殊人群话语研究在我国的开展,2021 年11月20日至21日,由浙大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与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联合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和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五届特殊人群话语研究求索论坛暨第三届老年语言学讲习班”在杭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方式进行,共吸引200余名专家学者线上参会。
本次论坛共涉及各类特殊人群话语的特征与机制研究、安宁疗护话语研究、语言障碍研究与临床干预、身心疾病及话语特征研究、医学叙事和医学人文研究 、特殊人群话语研究的伦理问题等六项议题,涵盖了目前特殊人群话语研究范畴内的各项热门议题,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意义。
11月20日上午的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张慧玉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院长董燕萍教授、浙大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马博森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顾曰国教授先后致辞,回顾了历届论坛的举办历程,阐释了论坛秉承的“求索”精神,预祝本次论坛能够圆满成功。
马博森在致辞中介绍了浙大城市学院的兴学源起和浙大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基本情况。浙大城市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浙江大学支持办学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99年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浙大城市学院的发展,将其纳入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战略,杭州市人民政府十年投资100个亿支持城院十年创百强,浙江大学提供师资和学科支持,助力城院跨越式发展。外国语学院目前设有英语、日语和商务英语3个本科专业,德语专业明年即将招生,学科建设聚焦翻译与对外文化传播、语言与认知、文学跨学科研究和国别与区域研究等方向,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来我院交流指导。
论坛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顾曰国、山东大学特聘教授马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何晓炜、曲阜师范大学教授李德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王慧莉、中南大学教授苏怡、北京大学教授高一虹、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红艳、Journal of Palliative Care 编辑部武宜金博士、同济大学副教授黄立鹤、浙大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马博森等11位来自特殊人群话语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主旨报告。
期间,还举行了以“老年语言学研究”、“自闭症人群交际研究”、“语言障碍及语言加工研究”、“医患沟通及死亡话语等多视角研究 ”为题的分论坛和老年语言学讲习班,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学者和同学们就上述议题做了精彩报告,讨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最后,闭幕式由浙大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李俊敏副教授主持。李俊敏肯定了本次论坛会务组有条不紊的工作部署和高效的办事效率,对与会专家和同学们表示了欢迎和感谢,同时宣布下一届论坛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
特殊人群话语研究具有鲜明的跨学科属性,是语言学及相关学科回应国家战略、体现社会关切的重要领域,已成为国际前沿领域研究。继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2017年举办首届特殊人群话语研究高层论坛,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年举办第二届多模态与特殊人群话语多学科研究求索论坛,北京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年举办第三届特殊人群话语及神经机制研究暨多模态研究讲习班,曲阜师范大学举办第四届特殊人群话语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求索论坛之后,本次论坛是疫情以来的第二次云端会议,共有11位主旨报告人和39位小组报告人,他们从不同视角介绍了特殊人群话语领域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进行多视角、立体化的研讨,既有理论构建,也有实例分析,提供了富有启发的学术路径和方法,充分传承了论坛的“求索”精神。本次论坛堪称一场难得的学术盛会,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为特殊人群话语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搭建了开拓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的平台。
本次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对我院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院的学术声誉与社会影响力。浙大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将继续努力,为推动特殊人群话语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贡献力量,与国内外学者携手,做富有人文关怀的研究。
(部分参会人员截图)
图 /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
文 / 罗 琪
审 / 马博森
编 / 邵一诺